2018年4月14日,由上海東灘顧問與斯蓋產業地產研究中心聯合發起的“東灘產業沙龍”舉辦了第3期活動,主題聚焦在特色小鎮投資運營,主要關注特色小鎮如何打造“特色”、如何導入IP資源。上海東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曾雄做了“產業互聯網賦能特色小鎮換道超車”的主題分享,這里將演講內容整理成文,且看產業互聯網專家如何解構產業互聯網小鎮。
這是我第二次來到“東灘產業沙龍”,去年第一次參加這個沙龍活動,中渤產業互聯網與東灘結緣,我們共同成立了上海東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,這個公司就做一件事情,就是以產業互聯網推動產城一體化建設和運營。東塍科技是碧桂園集團產城一體化項目合作的SPV公司。
今天我做的主題分享是產業互聯網小鎮,主要分為新篇章、新動能、新構想展開我對產業互聯網小鎮的理解,最后介紹幾個我們操作過的案例。在每個部分我都給大家展示一個場景,并由此展開我的一些分析和觀點。
一、特色小鎮新篇章
首先是新篇章部分,先給大家展示一個場景——總有一種“死法”適合你,特色小鎮建設從浙江開始上升為國家戰略,目前在全國已有盲目建設、一哄而上的跡象,很多省份都做了上百乃至幾百個特色小鎮的規劃,我認為三年后特色小鎮建設可能是一地雞毛。為什么這么說呢,大部分特色小鎮建設還是老思路,開始就未與信息技術融合,還是傳統的園區運營模式。
到了2017年底的時候,國家已意識到這個問題,四部委聯合發文規范特色小鎮建設,提出了7個明確、5個堅持、5個嚴防,這里就不展開說了。這代表粗放式的特色小鎮建設階段過去了,從特色小鎮發展看還面臨很多的瓶頸制約,可以總結為策劃設計、小鎮運營、產業發展和產業集群四個方面。
那么特色小鎮要怎么建呢?我認為就是要利用產業互聯網平臺,破解小鎮發展瓶頸,賦能小鎮增維升級,我從功能維度、技術維度和數據維度構建了一個立體化的特色小鎮模型,以產業互聯網重構信息流、商流、資金流、物流驅動小鎮產業鏈系統,實現小鎮“特而強”;突破小鎮功能技術邊界,實現小鎮“聚而合”;推進生產、生活、生態要素互聯互通,實現小鎮“小而美”;創新小鎮體制建設,實現小鎮“新而活”,最終實現特色小鎮基因和機體的蛻變升級。
二、產業互聯網新動能
第二部分講新動能,也給大家展示一個場景——蜘蛛比獅子更強大,我可能是第一個把它們放在一起比較的,這里主要比他們的捕食模式,獅子為了捕食要拼盡全力,蜘蛛的模式是什么,就是網絡制勝、平臺為王,穩坐中軍帳,網絡一旦織起來就很穩固,一兩條絲斷了照樣可以捕食,這一點與構建產業互聯網有的一比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是互聯網領域的絕對權威,他認為,互聯網發展分為三個階段,第三個階段的主要標志是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,未來網絡即產業互聯網。產業互聯網正在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,已成為區域經濟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,產業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是垂直化、數據化、金融化和智能化,基于此我提出了產業電商、產業金融、產業集群“新三產”耦合的產業互聯網標準模式,這里的產業電商不只是B2B、B2C,還有大宗商品交易、供應鏈優化等內容,產業金融包括產業基金、供應鏈金融,產業集群中各種主體高效協同。我也提出了一整套的產業互聯網方法論,這里就不多講了。
現在,產業互聯網已經廣泛應用于農業、工業、服務業,還有城市領域,相應的形成了產業互聯網+農業、產業互聯網+工業、產業互聯網+服務業、互聯網+城市,農業互聯網、工業互聯網這兩塊發展得非常快,我就參與操作過很多個項目。所以我說,產業互聯網的黃金十年已經拉開帷幕,東塍科技以后就專注做這一件事情。
三、產業互聯網特色小鎮新構想
第三部分講新構想,產業互聯網+特色小鎮,我用高鐵列車做個場景對比,產業互聯網為特色小鎮換了一個新的賽道,賦能特色小鎮換道超車,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。這里面,我也做了幾個類比,不一定準確呀,特色小鎮是軌道,產業金融是能源動力,乘客是產業集群,高鐵是產業電商,操控臺是產業互聯網平臺。
為什么可以這樣對比呢?我們看看特色小鎮建設的主要痛點,一個方面是產業的痛點,有市場痛點吧,如何構建產業鏈、優化供應鏈,還有資本痛點、資源痛點吧;另外一個方面是城市的痛點,我也做了一個總結,不一定是專業的總結,信息孤島化、金融脫實化、城市空心化。產業互聯網可以有效破解小鎮發展的產業痛點和城市痛點,以產業互聯網建立市場、集聚資源、推動城市建設,創新定義產業互聯網特色小鎮新概念。打造產業互聯網特色小鎮,重要意義是什么,我總結為四點,產業互聯網小鎮要成為小鎮發展的強化劑、推進劑、擴散劑和催化劑,在這里不展開講了。
產業互聯網小鎮,我也不是第一個提出來的,2017年5月在杭州就有一個產業互聯網小鎮亮相,它與我講的不太一樣,它是產業互聯網應用企業集聚的載體。再看這一頁,還有農業互聯網小鎮,2017年10月,國家農業部發文要建一批農業特色互聯網小鎮,好像規劃建設100個。這說明,產業互聯網+特色小鎮不僅是我看到了,國家政策也在鼓勵。
關于產業互聯網小鎮,我提出了一個六位一體的新思路,突出地域特點、突出產業電商平臺構建、突出產業金融服務支持、突出產業集群無邊界發展、突出全產業鏈整合、突出三產融合發展。還提出了產業引擎、科技引擎和金融引擎是產業互聯網小鎮發展的新引擎,通過產業引擎推動全產業鏈集聚和產城一體化發展。還提出了打造特色小鎮產業經濟的三級生態圈,第一級是產品生態,第二級是企業生態,最后是產業生態,就是整合各種資源形成產業生態圈。
最后給大家分享兩個案例,這都是我在成立東塍科技公司之前操作的項目。
一個是泰州的中國空調特色小鎮,靖江孤山地區集聚了幾百家空調企業,2016年啟動特色小鎮規劃建設,我參與推動了中國暖通空調交易中心項目建設,打造B2B+O2O+全產業鏈整合的交易平臺,交易中心運營首日成交額就達到3000萬元。前兩天,泰州招商局的領導過來拜訪我,說這個空調交易中心項目太好了,解決了他們很多問題。
二個是蘇州的中國絲綢特色小鎮,震澤鎮是絲綢名鎮,我協助小鎮推動中國絲綢產業交易中心項目建設,打造一個集檢測、倉儲、物流、價格發布、投資、融資、貿易、結算為一體的供應鏈服務平臺,一下子吸引了很多龍頭企業向這里聚集。
除了這兩個項目,我們還參與操作過很多項目,這是產業互聯網服務案例,這是農業互聯網服務案例,在這里就不一一展開了。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,大家有什么問題可以再交流,感謝大家的聆聽。